铭记烽火岁月
共赴和平新程
—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阅读
2025年,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80年前,正义的曙光穿透战争的阴霾,人类终于从长达14年的浩劫中喘息,这场始于中国东北的烽烟,最终以席卷61国、吞噬7000万生命的规模,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反侵略之战。今天,让我们走进图书馆,翻开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期刊,一同探寻抗战英雄们的壮丽史诗,铭记那一段难以磨灭的历史。
砥柱中流,党旗引征程
—中国抗战的世界地位
在历史的长河中,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
摘自:《人民论坛》 2025年14期
[摘要] 2025年9月3日,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。在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历史性胜利之际,我们更需深入思考其蕴含的深远政治历史启示: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,以长达14年的持久战牵制了日本陆军60%以上兵力,阻止其“北进”苏联、牵制和迟滞了其“南进”东南亚等战略企图,为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反攻创造了关键条件,支撑全球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二战最终胜利。
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
摘自:《前线》 2025年8期
[摘要]80年前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,使得占人类1/4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,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。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,中国共产党于民族危难之际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,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,中国人民没有屈服、没有被打倒,古老中国凤凰涅槃、浴火重生。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,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,从而开启了民族复兴的历史新征程。
隐秘战线上的民族脊梁
摘自:《铁军》 2025年8期
[摘要] 回溯1941年3月15日至4月9日的江西上高会战,这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关键战役,以歼敌1.57万余人的战绩粉碎日军“鄱阳扫荡战”图谋,打乱其南下太平洋战争的计划,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重要坐标。这一战胜利的背后,有一条鲜为人知的隐秘战线——以黄贤度为代表的中共地下党组织。
英雄无畏,血肉筑长城
—抗战英雄的壮丽史诗
抗战的烽火中,无数英雄儿女挺身而出,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外侮的长城。
“两次殉国”的英雄团长
摘自:《环球人物》 2025年6期
[摘要]1937年8月,中国军队血战南口18天,给日军以重大杀伤。当年9月,中共中央机关刊物《解放》高度评价南口战役,“这一页光荣的战史,将永远与长城各口抗战、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三,长久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”。战斗中,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五二九团团长罗芳珪率全团将士浴血奋战,重创日寇,为捍卫民族尊严付出重大牺牲。战后,该团被赋予“抢防南口的罗芳珪团”荣誉称号,与“保卫卢沟桥的吉星文团”“保卫上海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”“奇袭阳明堡飞机场的陈锡联团”并列为抗日战争中国军队四大名团。
抗联英烈魏拯民:革命红旗,一定会插遍全中国
摘自:《共产党员·下半月》 2025年2期
[摘要]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为深入传承东北抗联将士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作风,全面弘扬东北抗联精神,本栏目特推出“抗联英烈”专题,以飨读者。本期介绍的抗联英烈是魏拯民。“不要难过,革命是艰苦的,要打倒敌人,就要流血牺牲。可是,我们的血不会白流,我们的革命红旗,一定会插遍全中国!”这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的领导人之一、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政委、第一路军总政治部主任魏拯民牺牲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,也是他毕生信念坚定、矢志抗日的生动写照。
平郊抗日根据地的平民英雄
摘自:《北京档案》 2025年2期
[摘要] 北平沦陷后,八路军在平西、平北开辟了抗日根据地,并以平西为基地挺进冀东,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。根据地的老百姓自发支援八路军打击日本侵略者,涌现出不少平民英雄。他们中有九死一生、舍命保护八路军机要文件的农家妇女;有全家齐上阵照顾八路军伤病员的抗战“堡垒户”;有为抗日联合政府搜集情报、护送干部的普通村民与民兵……他们的感人事迹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,彰显了朴素的爱国情怀和伟大的抗战精神。
“请命之作”:张恨水为抗战将士扬名立万
摘自:《名人传记》 2025年5期
[摘要]民国第一写手张恨水一生创作了一百二十余部小说,多以言情见长,只有《虎贲万岁》是其唯一一部军事题材的作品,直接描写抗战正面战场的著名战役—一常德会战。“虎贲”一词源于《尚书》中《牧誓》一文中的“武王戎车三百两(辆),虎贲三百人”,抗战期间,代号“虎贲”的第七十四军五十七师“以一敌八”,与日军浴血巷战,可谓惊天地泣鬼神。自后,“虎贲”之称便成为无敌之师的最高荣誉。张恨水的小说向以写虚而非紀实,他的儿子曾言:“父亲写小说,有个宗旨,那就是不写真人真事。只有三部例外,其中《巷战之夜》和《大江东去》是依据真人真事加工而成的,唯有《虎贲万岁》纯系真人真事。”
祖国大地铭刻抗日英雄的名字
摘自:《红旗文稿》 2025年14期
[摘要]天地英雄气,千秋尚凛然。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,在历史长河中,涌现出无数令人景仰的英雄,他们以非凡的勇气、卓越的智慧和伟大牺牲精神,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。特别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,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,无数英雄志士以赤胆忠心、保家卫国的热血担当和血战到底的大无畏勇气,在中华大地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。这些英雄的名字和事迹永载史册,被刻进纪念碑塔、写进城市街道、融入山川河流。每一个以英雄之名命名的红色地标,都定格了一段难忘的抗战记忆,穿越时空、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,在抗日战争历史上矗立了一座座不朽丰碑。
铭记历史,共赴新征程
—传承抗战精神
站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,铭记历史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,传承抗战精神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。
在铭记传承中奔向伟大复兴
摘自:《新青年》 2025年8期
[摘要] 山河不会忘记,历史不会忘记,人民不会忘记!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14年抗战的血与火,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,熔铸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,激励着我们勿忘国耻、发愤图强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!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新时代青年要以史为鉴,永远铭记革命先烈的铁血荣光。
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
摘自:《中国新时代》 2025年8期
[摘要]2025年7月7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展陈时强调:“百团大战的历史壮举,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,充分展现了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。要讲好抗战故事,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。”伟大抗战精神,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崇尚英雄、缅怀先烈,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。
薪火传承 强国有我
摘自:《政工学刊》 2025年8期
[摘要]7月7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,向八路军烈士敬献花篮。接着,他参观了百团大战纪念馆展陈。在纪念馆大厅,习近平总书记同青少年学生和纪念馆工作人员亲切交流。他语重心长地说,“孩子们要争做民族的脊梁,一定要把我们国家建得更加强盛。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,未来是属于你们的。希望你们好好努力、奋发图强,做一个堂堂正正、光荣自豪的中国人。”
发布于:北京市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